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读完初中,再去打工”——一条走了十年的黔行路
发布时间:2022-05-22 作者:陈燕鑫 魏湘睿 张丽雅 胡珂馨 来源:南昌大学团学时空
内容摘要: 十年前,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怀着一腔热血、带着一股莽劲打通了一条让孩子们看到外面世界的“黔行路”。十年后,陈栋梁更是成了中国千千万万有为青年的缩影,这群青年奔向心中理想,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在小小方寸间发光发热。而新一代青年又将以他们为榜样,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开启下一段前行之路。正如陈栋梁所说:“黔行之后,唯有前行。”星星之火,终成燎原。

  

“读完初中,再去打工”——一条走了十年的黔行路


惯看人来人往

你总是立于三尺讲台

暖眼目送

风华正茂,吐哺赤心

你是当代青年,中国青年


“300元借款和1236号绿皮火车”

“我记得很清楚,2012年的2月我在家里看了一档节目——《春暖2012·特殊家长会》。看完之后,我感触特别深,很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孩子们。”陈栋梁回忆道。2012年的3月31日,怀揣着支教梦的陈栋梁决定选择最为熟悉的家乡作为支教地,坐上了从南昌开往贵州的火车,开启“黔行之路”。

三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孕育热血与理想的季节。当被问及如何迈出黔行的第一步时,他笑着说:那是一个有点魔幻的故事啦。在向老师请了“霸王假”、简单整理行囊后,陈栋梁坐上载着他支教梦的1236号绿皮火车出发了。经过了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到达首站丹寨时,已是次日。辗转多地调研后,资金和假期余额双双告罄,但陈栋梁想,既然来了,就要做好调研再回。在向好朋友借了300元后,没来得及提前买票的陈栋梁匆忙去赶末班车前往下一站。

阴差阳错下,他提前下车到达了本不是终点站的久仰乡,一切都发生地猝不及防而又顺理成章。没有导航指引、山路崎岖、语言不通,经由村民指路,陈栋梁到达了久吉村。“村里只剩下会苗语的妇女、老人和孩子。好在有小朋友会点普通话,能勉强进行交流。”久吉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寨子,基建差,留守儿童、老人多,缺少青壮年劳动力。村小开设一、二、三年级,仅有两名老师全权负责三个年级全部科目的教学工作。看到此情此景,陈栋梁决定——就是这儿了!

回到学校后,陈栋梁开始着手创立支教团队。起初,团队里只有四名队员,大家每天重复着发传单、张贴海报等宣传招新工作。由于缺乏物资支持,队员们在修贤广场上以义卖的方式募集资金,“大家都明白物资有多重要,下雨天也还在广场上守着。”经过多方努力,最终组建起了第一届支教团的“黔行十三先锋”。

回忆起十年前的支教经历,陈栋梁记忆犹新:“不少队员都吃过黑暗料理,比如蝌蚪,一口咬下去全是泥巴。”除了努力适应饮食差异外,交通不便、物资缺乏也是需要队员们一点点去解决的问题。由于山路潮湿,队员们在鞋底绑上树藤野草防滑。住宿条件相对不好时,队员们也睡过地板。

虽然支教之路一波三折,但在陈栋梁的回忆里,这更是一段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人生旅程。黔东南的大好山川孕育了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用米酒烧肉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兴起时在山头互对山歌,这一切都是陈栋梁从未亲眼见过的淳朴与美好。

“我们当时是不用定闹钟的!”陈栋梁满脸幸福地回忆着,因为孩子们就是他的天然闹钟。每当看见眼前一张张天真纯洁的面孔,陈栋梁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进行长期定点支教服务。在学校的墙上,刺目地张贴着这样一句话——读完初中,再去打工。陈栋梁明白,仅仅依靠团队的力量无法彻底改变所有孩子的命运,但他还是想通过持续的德育美育让孩子们看到另一种生活的选择。

从独自一人乘上黔行的1236号火车,到现今已接棒十年依旧前行的团队;从借来的300块人民币到现在充足的物资援助,十年间变化万千,但不变的是黔行团队的热爱与坚守

“教师offer和一部二手单反”

十年前的支教生活让孩子们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道路,也让陈栋梁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毕业之后,陈栋梁放弃了大厂offer回到母校遵义清华中学任教。在他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他也乐意走进他们。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性格比较敏感内向的同学:“我发现他会花一整天的时间观察地缝中的小草,有时候上着课会突然难过起来。他也比较喜欢向大家提问一些关于人生的问题。”不喜欢被外界打扰的他,把陈栋梁当作了自己的朋友,随着信任逐渐建立,沟通交流越来越多,他渐渐地愿意去尝试打开自己:揣着几百块前往西藏、独自环游贵州、研读哲学……

除此以外,美食也是陈栋梁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冬至来临,陈栋梁会带学生们去品尝校外的羊肉粉,“我比较喜欢美食嘛,也会带他们去我家,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作为“报答”,调皮的同学们还在美食节上用“今日栋梁”命名菜品。回忆起多年的执教生涯,陈栋梁笑说:“早就和他们融成一片了,走在路上学生经常喊我老陈,有些胆子大的还直接喊‘栋梁’。”在陈栋梁眼中,世界充满许多美好,而他的责任就是用独特的德育美育让孩子发现更美好的未来。

除了在学校担任教师,陈栋梁还有一个隐藏身份——摄影师。他与摄影的缘分还要从2012年5月说起。那时的他为了能随时记录下支教过程中的美好瞬间,在出发支教前用攒下的零花钱购买了一部二手单反。

随着摸索的深入,摄影的巨大魅力使陈栋梁产生了把摄影学习专业化的想法。陈栋梁回忆道:“我当时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花一年时间每天都要拍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等到技术成熟后就干件酷酷的事,创立一家属于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从景物到人像,从入门到娴熟,一日复一日的坚持,也让他在大学期间就实现了这个人生目标。在陈栋梁成为教师后,摄影不仅成了他生活的调味剂,还是他看向世界的窗口。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陈栋梁还经营着“摄影老陈”公众号,通过摄影作品分享生活中的美好。

谈及对未来的设想,陈栋梁顿了十几秒,然后坚定地说道:“我现在会坚守教育岗位,未来还想尝试一下创业。”对于陈栋梁而言,以“冒险”为名的远方总是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无穷的精彩。曾站在2012年“风口浪尖”去支教的他,在2022年依然是新时代的弄潮儿。

“一切都太快了”

十年如弹指一瞬,时代的浪潮急速翻涌,原本的久吉村在一场意外的火灾后开始了现代化建设,孩子们都前往镇上读书,黔行支教团队也越来越壮大。“太快了……”陈栋梁感慨道。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教育与基建的触角也不断延伸。不久前,久吉村的一个孩子还通过微信向陈栋梁咨询了高考志愿填写的注意事项。令陈栋梁略感惋惜的是,由于十年前通信工具并不普及,第一届支教团的成员们仅与其中的几个孩子保持着联系。但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支教事业会一直延伸到每一个需要“黔行团”的地方。“今年因为疫情无法出行,但我总要和队员再回去看看的,一定会的……”陈栋梁说道。

在陈栋梁毕业后,黔行团的步伐并没有就此停下,一届届支教团成员拿过了接力棒,团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黔行团队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组织力,已经有能力扩大我们的服务范围。”从贵州到江西、广州、内蒙古……团队的足迹已经扩展到南北各地。在学院、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黔行获得了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队员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回望黔行团的十年发展历程,现任团长肖琳雨鑫说:“‘一路前行,为爱而行。’是我们不变的宗旨,‘黔行’的精神会一直继承发扬下去。”

十年前,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怀着一腔热血、带着一股莽劲打通了一条让孩子们看到外面世界的“黔行路”。十年后,陈栋梁更是成了中国千千万万有为青年的缩影,这群青年奔向心中理想,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在小小方寸间发光发热。而新一代青年又将以他们为榜样,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开启下一段前行之路。正如陈栋梁所说:“黔行之后,唯有前行。”星星之火,终成燎原


看见山时

在山之外

人们都爱谈论山里的奇花异草

也总会有人义无反顾到山中去


记者 |陈燕鑫 魏湘睿 张丽雅 胡珂馨

审核 | 邹立旋 汤林捷 尹文旺 夏侯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