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校 郑雨昕讯)6月26日至7月2日,南昌大学团校社会实践队前往赣州市兴国县崇贤乡贺堂村,开展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此次走出校园、走进红色地标,走进乡村、企业,深入基层关爱留守儿童,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干,闪耀青春担当。 红色之旅,将军故里筑信仰 “小小兴国县,将军一大片。”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这片红色故土上,走出了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其中包括2位上将、6位中将和48位少将。实践队员实地走访兴国县将军园、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祝捷大会旧址、崇贤乡大龙山毛主席像等红色遗址和纪念馆接受革命历史教育,重温革命峥嵘岁月,在缅怀先烈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发报国之志。不仅学习了兴国县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革命事迹,更了解了兴国县“四县五地一摇篮”的美誉由来,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当时革命状况的理解与认识,感悟革命先辈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的、那份穿越时空依然滚烫的赤诚与不屈。 (图为实践队参观将军馆) 以茶兴农,乡村振兴春潮涌 崇贤乡山高林密、峰峦叠嶂,年雨雾天气超过200天,方圆百里没有工业污染,生态气候十分适宜种植茶叶。实践队员聚焦民生与茶产业发展现状,参观调研了兴国春赐福生态茶场占地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房,在茶场总经理吕伟红的介绍下亲身体验了从鲜叶摊放到理条、做形、干燥装箱入库等制茶流程并学习了解了茶叶种植、采摘、冲泡和储藏的相关知识,手工制茶保留风味底蕴,机械化生产保障品质稳定,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大龙山顶的百亩茶树承载的不仅是一幅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更是革命烈士后代脱贫致富的绿色动能。” (图为实践队参观茶叶加工厂房) 童心相伴,安全课堂护成长 受条件环境等因素限制,乡村孩子的暑期生活比较单调。贺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实践队员开展了支教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教育。针对当地留守儿童年龄偏小、知识基础较弱的特点,实践队将支教的重点立足为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队员们组织开展互动游戏、手工编织创作等趣味活动,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食品安全健康知识和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把爱心播撒到农村留守儿童心中。此次支教实践活动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既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学习兴趣,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图为实践队与孩子们的合照)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南昌大学团校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们深入基层,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团员青年的青春担当。 作者:郑雨昕 指导老师:孙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