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探畲乡文脉,绘振兴蓝图 ——南昌大学“相约畲村,非遗筑梦”实践队赴福建宁德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6
内容摘要: 近日,南昌大学“相约畲村,非遗筑梦”民族团结专项实践队奔赴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区,正式启动以“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此次实践以文化为媒,以行动为桥,既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张雨萱、汪靓讯)近日,南昌大学“相约畲村,非遗筑梦”民族团结专项实践队奔赴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区,正式启动以“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此次实践以文化为媒,以行动为桥,既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畲族文脉,赓续千年

实践队依次参观了中华畲族宫和宁德市博物馆,通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系统性地了解了畲族文化的深厚渊源,深切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行程激励实践队员们积极践行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携手各族人民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宁德市博物馆(汪靓摄)

非遗技艺,匠人精神

实践队队员刘铮宇表示:“没想到畲拳比军训时学的军体拳有趣得多。”实践队探访了畲族武术的发源地——金斗洋村,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钟团玉的引领下,了解畲族武术的发展历程。在珍华堂畲银楼,实践队队员采访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仕元先生。林大师融合传统匠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50余年坚守银雕技艺,创新文化表现形式,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非遗传承的当代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畲族武术(张雨萱摄)


图为林仕元先生进行银雕工艺展示(张译方摄)

一村一品,解密乡村

实践队在穆云畲族乡实地探访“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从溪塔村的水上葡萄沟到穆阳水蜜桃产业中心,队员们深刻领悟到畲族人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智慧精髓,并且通过实地调研,探寻乡村品牌建设途径,了解产品生产销售问题,致力推动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员在水蜜桃产业中心合影(张译方摄)

本次实践,南昌大学“相约畲村,非遗筑梦”民族团结专项实践队以青年视角解锁畲族非遗,创新文化传承探索与乡村振兴调研的新模式,以实际行动让南大学子的实践工作更具时代感。

 

 

作者张雨萱 汪靓

摄影:张雨萱 张译方 汪靓

指导老师:刘毅 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