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农”之源——江西省新余市下保村
发布时间:2019-07-12

  

“农”之源——江西省新余市下保村 

——南昌大学学子走进下保村

(外国语学院记者 毕成) 72号早上9点,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江西省新余市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抵达了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最后一站——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

初识下保村

下保村,为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辖中心村,位于新余南良山镇。20世纪以前,因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落后,下保村只是良山镇下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而今,下保村已成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自2006年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领导带领群众重建下保村,改房舍,修大路,增绿化;现如今走进下保,一路水泥硬地,两旁绿树葱葱。一条山泉随渠而下,涓涓细水流经农家。一排排白墙蓝瓦、红檐灰边的房屋整齐划一,背山而坐。据实践团队走访新余市农业局,了解到当地现在不仅发展着第一产业,当地的绿色生态经济正悄然兴起,全村1100余名村民人均每年可从中获利7000余元。

图为实践队坐着公交车前往下保村,初到下保村时,放眼望去,一位老农正在田地间耕种。

农耕文化传承之地

下保村是一个充满农耕文化的村庄,以前,这里以第一产业为主,人们以农为生,靠田吃饭。

实践团队来到了下保村的农耕文化展示馆。展示馆里陈列着各式各样农作的老工具,有收谷子用的镰刀,扫地用的铁锹,用来刨地的三齿子,用来除草的锄头…据了解,农耕文化展示馆是由于发展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人走进下保村,挖掘下保耕读历史内涵,传承下保耕读文化精神而建立的。文化展示馆保留了以前的劳作工具,充分展示下保村的历史建设成就和文明建设成果,让越来越多来到这里的人更加了解下保村。

图为实践队员前往农耕文化馆路途合影。

农耕文化体验活动

实践团队在领略新农村美景的同时,还走进水田,与当地农民一起插秧、除草,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农耕文化。

图为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江西省新余市三下乡社会实践队队员与当地农民一起除草。

在经历了一上午的体验之后,实践团队的所有实践活动告一段落,但探索农耕文明这条路将永无止境。

记者:毕成 责编:通讯员谈灵婧

退稿:导语请进行修改;字数过少;重点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