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脱贫攻坚战,绿色新巫交
发布时间:2019-07-15

  

脱贫攻坚战,绿色新巫交

(人文学院记者 陈亮)7月13日,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推动三下乡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响应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南昌大学人文学院黔行支教调研团支教队员巫交村脱贫攻坚队杨队长的带领下,一同前往移栽菊苗,为村中的绿化事业及脱贫攻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2019年7月13日,是一个没有课的周六,但黔行支教调研团的成员并没有一丝的懈怠,而是趁着这难得的空闲时间跟随着巫交村脱贫攻坚队杨队长,一同前往杨队长亲自培育播种的菊苗地,进行菊苗的扦插移植。七月的黔东南地区,正逢雨季,却也是适合万物生长的季节。支教队员们穿着拖鞋,扛着铁锹或锄头,踩着泥泞的乡间小路,在一路欢声笑语中,不一会儿就到达了菊苗地。除去杂草、扒开泥土、小心挖出、移植河畔、细心栽好,并逐株浇水,支教队员们小心呵护着这一株株珍贵的雏菊苗。

(支教队员跟随杨队长对菊苗进行移栽)

(杨队长教支教队员如何栽植菊苗)

在杨队长的介绍中,我们得知,这是杨队长亲自培育的金丝皇菊,此外,陈了金丝皇菊外,他已拥有多个正在申请或已经申请得到的专利。他希望能够通过农产品培优来促进村中的产业创新,加强品牌效应和产品深加工,加快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此外,通过振兴农业的发展,利用梯田、吊脚楼等独特的民族文化来带动相关旅游业的兴起,打造“花海梯田吊脚楼”三位一体的苗家风情旅游产业,大力推动巫交的脱贫攻坚事业,带领巫交村民走上致富创新的乡村振兴之路。

(巫交村脱贫攻坚宣传口号)

栽种完菊苗后,在杨队长的带领下,支教队员继续走进田地,深入感受乡村土地和新鲜泥土的气息。在绵绵细雨的滋润下,农作物生长的势头不断旺盛,一层层的梯田中,水稻等农作物长势茂盛。杨队长高兴的说道,“我们巫交种植的是优质米,酿出的米酒甘甜可口”。在杨队长的细心指导下,为黄瓜秧系苗、给田地排水施肥,查看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等,支教队员很快就掌握了这些科学的劳作方法,并纷纷付诸实践,努力尽自己所能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相信在总书记的号召下,黔行支教队员一定会以身作则,努力发扬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勇于探索的时代精神,“遇山开路,逢水架桥”,不断创造,在实践和不懈奋斗中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倾尽所能!

(劳动后支教队员满是泥土的双手)

(记者:学员陈亮 责编:通讯员唐媛媛)

退稿:开头抒情部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