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赴上海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信息工程学院 记者谭千千)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青春,信自己”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19年7月8日至13日赴上海市和南京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实地走访了中共一大会址、商汤智能科技、同济大学创业谷、科盛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地。实践队员通过对各地文化和技术背景的学习、体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听红色故事、采访校友,为中国梦加油助彩,为新时代出笔出力。 重温历史,不忘初心,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7月9日,实践队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学习。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共一大会址于1952年9月修复并对外开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一大会址是一幢沿街的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来到这里,一种庄严肃穆感油然而生。 实践队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大家表示,无论面对什么挑战,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要秉持初心,立足本职岗位,尽心尽力履职尽责,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共一大会址合照 下午,实践队来到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商汤智能科技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原创技术研发,大家不仅参观了公司的发展历程,还了解了最尖端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展馆讲解员的讲解下,老师和同学们参观体验了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视频分析、图像及视频编辑、智能监控、自动驾驶、遥感、医疗影像识别等各类智能视觉技术。同学们对于这些新奇的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仔细观察、亲身体验,并和讲解员及指导老师积极讨论。 参观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实习让他们对于产品更新背后隐藏的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先进技术,都真实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让同学们对于相关技术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也让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应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7月10日,同学们来到同济大学创业谷。同济创业谷利用优质的空间设施,先进的管理运营方法,充分利用学校专业教师、政府优惠政策、社会风投基金等资源,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长。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整个园区,近距离了解百年老厂房的华丽转身,感受到同济创谷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创业创新方面的特色。 下午,大家来到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参观学习。之前同学们甚少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通过校友的精彩演讲,大家了解到,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为以后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精彩的讲座 7月11日,同学们乘车来到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中心地处南京江北新区。江北新区的发展定位是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开放合作示范新区;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发展支点;南京都市圈和苏南地区的新增长极;南京市相对独立、产城融合、辐射周边、生态宜居的城市副中心。职能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先进产业基地,南京都市圈的北部服务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市生态宜居、相对独立的城市副中心。 同学们参观了晶门科技、创芯孵化器等地,深处高新技术生产的环境之中,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加深刻的了解。 与技术人员交流 下午,同学们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雨花台。 此次活动是为了致敬经典,以历史为起点,感悟革命先烈精神,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入园,在通向纪念碑的道路两旁开满了玉兰花。玉兰花的花语是“报恩”,参观的同学们欣赏之余也了解到最好的感恩就是勤奋敬业,爱国家拥护党,为建设祖国出力。随后参观的刻有中华民族共和国国歌的石碑与刻有国际歌的石碑,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蓬勃的力量。再往前,是伫立在层层石阶上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石阶上有用鲜花摆成的“缅怀”二字,用鲜花歌颂烈士,但也不能忘记战争的沉痛。纪念碑前的长明灯提醒着同学们牢记自身使命,为了和平不懈努力。 白鸽乍起,和平的信使向同学们传递着爱与力量。经历本次活动,同学们将牢记历史,守护和平铭记在心。同学们更是懂得了年轻的我们更应发奋图强,坚定信念,为中国梦添砖加瓦,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更好地守护祖国与世界的和平。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7月12日,实践队来到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藏品总数约11万件,是“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市级重大文化设施之一,位于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响应上海打造“一轴双心”文化空间新格局,加快了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步伐。 同学们皆感叹于博物馆的建筑之美、馆藏之多、历史底蕴之厚重,展厅结合了许多高科技,同学们对上海的历史与发展历程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同学们在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 (记者:学员谭千千 摄影记者:何启铭 责编:通讯员李晨宜) 退稿:标题不合要求,请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