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燎原星火铸英魂,红色井冈寻故根 (理学院 记者罗星宇) 2019年7月4日,在付轲老师的带领下,“井冈先锋行,‘理’响七十载”实践队在井冈山神山村开展了扶贫调研,旨在使青年大学生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在实践中勇担实践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因地制宜争脱贫,精准扶贫展新颜 7月4日上午八点,全体实践队成员们乘车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亲自视察并提出精准扶贫的神山村——坐落在井冈山市茅坪乡下的一个仅有两百多人的小山村。刚走近村子,一幢幢宽敞整洁的民居沿着蜿蜒的水泥路挺立在这片土地上。 (图一:神山村之行)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队员观看了总书记视察神山村的视频。紧接着队员参观了习近平书记视察神山村的时候打过糍粑的地方并且上手体验了一把。村口一堵挂着几十幅照片的墙壁让队员们停住了脚步,每张照片上都是村民们在脱贫之后生活条件变好之后洋溢着的笑脸。这堵笑脸墙见证着神山村把贫困留在了历史,崭新的一页正由全体村民们携手书写。 在队长的带领下,队员们采访了当地的村书记。他向队员介绍到,在习总书记2016年视察神山村的时候,当地只有三十多名常住人口,但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外出的人口慢慢回到村中并且实现了脱贫。党和政府从四个方面对村民们进行帮扶:1、搭建安居工程,对旧的土坯房进行改造,实现“旧房变新房”;2、进行产业扶贫,鼓励村民们通过种植茶叶、黄桃等产品致富,实现了“资金变本金”;3、通过医疗保险和教育帮扶等政策给予保障,达成“无助变有助”目标;4、通过旅游扶贫,在去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井冈山更是作为中国“富起来”的代表城市成为春晚的分会场。作为江西的“脱贫样板”,神山村一直在路上。 (图二:队员们神山村书记进行采访) 八角楼中忆旧岁,新时代下闯新路 下午两点,理学院实践队来到了被誉为燎原星火发源地的八角楼。沿着一条卵石甬道向前走,青砖黛瓦的徽式建筑与黄色土坯房出现在队员们的眼前。走进“谢氏慎公祠”大门,厅堂内陈列着木桌椅,正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召开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门外墙上是醒目的“消灭新旧军阀战争”白色标语。战争时期村民们用黄泥将它糊上,战争胜利后它才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 (图三:在谢氏慎公祠下聆听讲解) 顺着小路向前,在一座静谧的小院的一角,坐落着茨坪毛泽东旧居。沿着木楼梯登上小阁楼,屋顶上的八角形的天窗,让阳光洒满了屋子。 (图四:八角楼) 新时代,我们再出发,学习先辈高尚情操情操,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渡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记者:学员罗星宇 责编:通讯员石宏吉 退稿:内容摘要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