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助力乡村振兴,改善乡村环境 豫章营造小队的彭源村公益建造之旅.docx
发布时间:2020-08-26

  

助力乡村振兴,改善乡村环境

——豫章营造小队的彭源村公益建造之旅

(建筑工程学院 记者王佳弈)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策略,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本次豫章营造小队走进彭源,通过乡村公厕设计,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将乡村文化与建筑融合,改变人们对传统乡村厕所“脏、乱、差”的观念,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目的。本次实践活动联合国内外三所高校共同开展乡村公益建造活动,与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彭源村合作,期望通过“设计下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改善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受今年疫情影响,本届建造活动主要以“云设计,云建造”的形式开展。

(当地传统门楼 汪丁摄)

(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六房厅” 程晓慧摄)

(团队与村方交流现场 桂美乐摄)

2020年5月20日,团队的老师和部分学生对场地进行前期调研。团队游览了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六房厅”、当地传统门楼以及特色古民居等村庄风貌,对村情有了初步了解。通过与村民深入交流讨论,亲自体验乡村生活,团队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拟将公厕设计作为此次建造的主要目标,满足村民所思所求。

(三校联合“云”设计现场 胥浩摄)

此次建造活动主要以“云设计”的方式开展,南昌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师生团队共同参与联合设计。三校成员们线下线上分工合作,借助网络会议APP进行设计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充分考虑当地特色,将村庄特有文化符号运用在设计中,不断对方案进行调整。

(方案线上交流截图 图为场地风模拟)

成员们保证每周两次线上会议的频率,不断对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优化。最终设计构思主要采用当地民居常用做法,使用砖石作为墙体,屋顶用木架支撑。在墙体处运用花砌的手法做装饰,并与屋架分离,美观的同时达到一定的通风目的。

(场地一方案效果图 吴明萱绘)

(场地二方案效果图 胥浩绘)

完成公厕设计方案定稿及效果图后,团队带队老师负责向村方汇报方案,确定方案最终稿。根据图纸及电子模型,团队成员开始制作手工模型,为进一步汇报讨论做基础。

(团队成员与村方交流方案 李峥摄)

团队成员利用手工模型与村方和施工方进行项目设计与施工建造探讨,并一同前往建材市场,进行材料比选。自此设计部分圆满完成,团队将继续以“云建造”的方式跟进项目,远程对村方的后续建造进行指导。

此次建造活动使团队的学生们体会到了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的过程,设计不再是作业图纸上的泛泛空谈,而是用一砖一瓦结合起来的实地建造。将村庄特有的文化符号与公厕设计结合起来,在满足村民需求的同时,美化村庄环境,发扬村庄文化,改善农民生活,实现村庄特色“走出去”,先进思想“引进来”的美好愿望,从而达到助力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此次活动已达尾声,助力乡村却刚刚开始。相信在建工学子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此类活动将会惠及更多的村庄,星星之火也终将成为燎原之势!

通讯员:霍振坤

审核老师:彭斯群

退稿原因:主标题和副标题格式有误;稿件缺少摘要,有待补充;稿件中图片大小不统一,需要调整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