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100个南大人的一天系列报道之十 不一样的工科男肖铭呈:自学勇逐梦,向青春致敬
发布时间:2015-06-21

  

    100个南大人的一天系列报道之十_不一样的工科男肖铭呈:自学勇逐梦,向青春致敬
100个南大人的一天系列报道之十_不一样的工科男肖铭呈:自学勇逐梦,向青春致敬
100个南大人的一天系列报道之十_不一样的工科男肖铭呈:自学勇逐梦,向青春致敬
    步入大学后,自由的节奏让很多人迷茫、懈怠,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也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却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男生,还只是大一的他便开始自学大二的课程以及课外的专业知识,并开始着手设计一些简单的产品。而且,他对于未来至少10多年的职业发展已有一个清楚的系统的规划。他就是电子信息工程142班的肖铭呈。
步入大学前,他从未想过当一名程序员,由于被调剂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起初他有点“不知所措”。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迷茫之后,他很快找到了所学专业的乐趣和自己大学生活的节奏,开始努力描绘并实践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从大一那个寒假初开始,他的QQ空间和朋友圈动态就被他自己设计的编程、电路图、设计图稿以及据此生产出来的产品覆盖。每一次有了新的学习进展或者拿到了厂家根据他的设计图稿生产出来的产品,他都会拍照上传,然后描述一翻,因此他自嘲自己是一个高调的学习者,但却也是这一次次的自我肯定让他能够坚持下来。他设计过一个电动滑板,光电路部分就反复修改了7次,第一次试用的时候还因为扭力不够掉了一颗螺丝,而这些,都让他明白了扎实的基础的重要性。
他认为自己现在 提前学习 为以后的工作和创业打基础。 他对于自己的未来蓝图规划也十分明确:毕业之后先进单位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地学习积淀,经由工程师转向 架构师 。这至少需要10年,而对于做电子的人来说, 10年的积累只是个起步 ,还需要大量的学习。有可能的话他会进行 自主创业
他的动态中也不乏自学路上摸索的点滴记录:熬夜学习结束的时候,拍下凌乱的书桌自嘲一下;偶尔发发学习之后犒劳自己的美食“炫耀”一下,更多的,是在学习交流中生发的正能量感悟。他曾说,“字得一笔一划写,饭得一口一口吃,事得一件一件做,慢不要紧,做错了不要紧,质疑了不要紧,做下去就是了。”
他说,设计永远是建立在技术之上的,在设计中,会对所学的技术有个很深入的了解,并不断发现一些不足和知识漏洞。 他认为, 学习电子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模仿,二是DIY,也就是设计。模仿是认知的前提,而只有尝试设计才是检验是否掌握的标准。并且这种设计最好千奇百怪,因为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应用技术的过程,不断尝试,就能提高熟练度,并且可以对知识结构查漏补缺。
他已经对自己以后的设计有了一个初步的理念:简约+技术+用户体验。他认为好的产品应当将技术和艺术糅合在一起,而且更要注重用户体验,技术正在学习,但是也得培养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家能够和苹果抗衡的公司,而他一直在逐梦的道路上勇敢前进。
这个开朗的工科男在钻研学习之余,喜欢吉他弹唱,会弹钢琴,热爱骑行,喜欢公益,是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浮躁的时候,喜欢抛开一切发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