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记者 何仪蓉)7月2日,实践队乘大巴多次辗转来到了嘉兴永红村实地调研。永红村作为“作为建设小康示范村”,这几年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有着巨大的变化。 (村庄内彩虹桥图片) 一下大巴,实践队队员就可以看到统一规划建造的居住房,道路平整干净。虽然是农村,但是村庄的环境、卫生方面完全不输大城市。通过对村民的采访,记者了解到永红村村党支部、村民委格外重视卫生环境。取缔了对环境污染极大的养猪场,鼓励村民进行水蜜桃种植。我们观察到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垃圾分类垃圾桶,村民王大婶说:“我们按标准对日常垃圾进行分类,定期拍照上传,政府会进行奖励。还可以换取积分,在村口的小卖部换洗衣粉啊什么日常用品。”正是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村民们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同时培养村民们的环保意识。 (采访村民照片) 为了更好的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村里取缔了传统的对环境污染极大的养猪场,取而代之的是水蜜桃、鲜切花、农家乐等产业。政府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发布扶持政策,甚至吸引了其他村庄的居民搬迁来到永红村创业。这些产业还在发展初期,不能为村民们带来太高过去生猪养殖的收入,但是对村民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环境问题一直是乡村的一个急面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难题面前,更要发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水蜜桃的照片) 更让队员们触动的是村内设立的“笑脸墙”。笑脸墙上记录着来自永红村老老少少的笑脸,从照片上看出,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是平凡的,也是幸福快乐的。除了“笑脸墙”,永红村内还设立有“钻石墙”,上面记录了村内白发苍苍还双手紧握的每一对钻石婚夫妇。 (“笑脸墙”图片) 在红船精神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的指导下,永红村开辟了一条具备特色的示范性农村发展道路。红船精神发展至今,融入了太多的时代内涵,对建设农村仍意义重大。 摄影:蒋薇 记者:学员 何仪蓉 责编:通讯员 谢一丹 退稿:导语格式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