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 享受大学生活,其实就是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然后努力追求内心的满足感,成就感。追求心灵的满足感
姜烨昆如是说,而且,而且他也如此践行。
特色社团,精彩非凡
谈起社团工作的时候,他的眉眼间有些小得意,不易觉察到的东西,分明写满了他的骄傲。
“他现在就是要放开手让部长部委们去创造和发掘更好的想法和点子,进而创办出属于人文学院的精品活动,同时效仿经管学院的做法,创办人文学院院刊,与正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媒体部合力构**对外交流的窗口。”
高瞻远瞩如他,让人不得不相信人文学院学生会的美好明天。
社团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姜烨昆在这里收获了友谊,提高了人际关系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的同时,他也在想:我该留下什么?我要留下什么?我能留下什么?
“我希望我离开的时候,不仅仅是这一届的部长部委们知道我,而是整个人文学院能看到我这一届的努力,更希望整个学校都看到人文学院逐渐展现出来的特色和不断成长的轨迹。”
语气很坚定,不容人怀疑。
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大一时候加了一个轮滑社,那时候也没有师父教,就自个儿在那儿练。有次练习摔了一百多跤,还咬着牙接着练。”
讲这段经历的时候,他挺平静,似乎感觉这点苦并不算什么,只不过是自己追逐自己喜欢的东西中的一种微不足道的付出,只是因为想做好,所以对于所谓的苦,大可一笑置之。
有时候我们所缺的,恰恰就是这样坚持下去,努力做好最好的精神。于是乎有了常人和优秀者的差别。
他坚持要做好的还有做了快两年的院会财务管理工作,“其实挺枯燥的,而且身上担的责任也大,但是既然选择做了,就得把它做好。”
的确,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做到最好。
我用真心,换你开心
简单的T恤配牛仔裤,这样的出场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性格,自然而随性。
新生报道那会儿是院学生会正忙得时候,办公室的一位部委由于自己的疏忽,将600份学生名单打印错误,这意味着自己时间,精力,金钱的三重浪费。他是主席,自个儿担下了责任,然后找了个合适的机会,语气和缓地和部委交流:“你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吗?下次别再犯了。”其实他也怒,只是学会了宽容。
姜烨昆坦言,这样的转变,是从一次与室友的矛盾中悄悄开始的,室友说他交朋友不用真心,不在乎朋友的感受,自个儿端着架子,然后一个大学生想了很多,最后哭了,再然后,逐渐转变。
终于理解为什么他的朋友圈子那么广,也理解了为什么朋友们有事总想找他商量,只因他用真心,换朋友安心和开心。
他依旧侃侃而谈:我目前就是要把手头上的工作一件一件做完,带好这一届团学联的伙伴们,然后努力看书去考公务员......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心灵的满足感”,语气加重,有种强调的意味,很适合作为本次采访的精髓部分。的确,就像他说的:大学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内心满足感的过程,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