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红色文化,共建绿色美丽家园 (建筑工程学院 记者黄骥 黄玉翠)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同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 ——2019年7月7日柘林镇水文调查 下午两点队伍成员对柘林镇土坝、修水、村内河流进行调查,并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和基层干部,了解历年来柘林镇气候变化。土坝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轮发电机产生电力,再由电厂进行运输管理,水力发电利用自然资源,低污染低消耗,与航运、养殖、灌溉、防洪和旅游组成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根据史料记载和近十年天气数据可知,永修是一个降雨多洪灾频繁的地区,在1954年、1998年洪灾尤为严重。建国后,永修县较大洪水每隔2~3年发生一次,从洪灾发生的趋势看,永修发生洪灾的可能性逐年增大。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了解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重视生态文明、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珍惜和善待自然,用心宣传生态文明知识,从自己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修水河桥头合照) ——2019年7月8日永修县茂华希望小学彩虹课堂 7月8日的上午,在易家河村村委的协助下,社会实践队的全体成员在永修县茂华希望小学开展了为期四小时的彩虹课堂。 本次彩虹课堂我们开展了多项集体活动,包括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和吸管传递、“五毛一块”、趣味篮球、”土豆土豆“等多项互动游戏。在”你画我猜“的游戏中,小朋友们高涨的情绪打动了每一位实践队的成员,两个小组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领取了奖励,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是给每位实践队队员最好的礼物。 本次彩虹课堂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实践队每位成员的努力和孩子们的配合,实践队员们希望本次活动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大哥哥大姐姐们带来的丝丝温暖。 (图为茂华希望小学合照) ——2019年7月9日拜访倪新华老先生 7月9日上午,实践队拜访了当地致富带头人——倪新华老先生。 上午8点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倪新华老先生的家里,倪老先生为实践队的成员们讲述了他从25岁到现在一路走来的种种艰辛以及为何选择柑桔种植,从坐火车从老家带来四十棵桔苗,到给村民们送桔苗,到如今每年销售价值200多万元的柑桔。正是因为倪老的牵头作用,易家河村才从一个小村庄变成今日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倪老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自己寻找到一条通往富裕的道路时,不是将它掩藏,而是选择把道路拓宽,让更多的人能走这条路。 (图为倪新华老先生家合照) ——2019年7月9日调查易家河村垃圾分类 为响应《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实践队在7月9日下午对易家河村进行了垃圾分类的调查。 下午两点,实践队的成员们调查并统计了村里垃圾桶的数量和种类,对易家河村的街面整洁度和排水系统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期间,实践队成员们发现易家河村践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方案,每家每户门前摆放垃圾桶,由村民自行处理家庭垃圾,并每月举行清洁家庭的评比,优秀家庭将会予以表彰。实践队员们对途经的每家每户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并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到村民的环保意识很强,对时下热门的垃圾分类话题也十分关注。 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的最终出路。垃圾分类带来的不仅仅是节省土地,减少污染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更在于给全中国人民增强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意识。 (图为普及垃圾分类和学习强国使用照片) (记者:黄骥 黄玉翠 责编:伍群涛) 退稿:最后最好进行总结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