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分类垃圾玉山下,学习环保六都间
发布时间:2019-07-03

  

分类垃圾玉山下,学习环保六都间

(口腔医学院 记者唐梦珍)为了响应习近平十九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思想号召,建设美丽中国,培养实践队队员们的环保意识,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于6月30日走进玉山县六都乡,与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在环卫一线的 “城市美容师”们一同进行了清扫工作,深入了解环卫工人的生活,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上午八点钟,迎着炎炎烈日实践队队员们走进六都乡便民服务中心会议室,见到了这群可敬的环卫工人一首感恩的心》表达了实践队队员们对环卫工人为环境干净整洁做出巨大贡献感谢之情。

随后在环卫工人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分成三组按计划完成捡垃圾、扫地和垃圾分类的任务。实践队队员们和环卫工人们一起清扫大街小巷及社区广场上的垃圾。看似简单的清扫由于炎炎烈日带来不少的困难,很快实践队队员们便汗水浸湿衣衫,明白了环卫工人日常工作的不易。然而清扫工作完成后实践队发现,垃圾分类在乡镇地区并未普及,在这里垃圾依旧是混杂在一起直接被垃圾车集中运走。一位环卫工人告诉实践队队员,于经济、设备、人力等条件的限制,在城乡地区落实垃圾分类处理有很大的难度当下垃圾分类处理尚未在六都乡普及对城乡百姓而言,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为环卫工人在捡拾垃圾)

                                                         (图为实践队队员和环卫工人一起打扫卫生)

在收集垃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的不可回收垃圾,依然放在可回收垃圾桶里面。比如香蕉皮,厨余垃圾被丢进了可回收垃圾桶里,倘若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将会有很大的处理难度。在此我想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果我们将垃圾分类贯彻到底,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更加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队队员姚琳说。

实践队队员还了解到早在2000年6月我国就在八个城市开启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但时至今日,垃圾分类仍然面临很多尴尬。据环卫工人描述,垃圾分类全面实施的难点有三处。

一、意识不够

一些城市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技术层面,还没有从培养一代人的文明习惯、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覆盖范围有限

目前,全国总体上垃圾分类覆盖的范围还非常有限。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仅占全国城市数量的7%左右。

三、设施不足

实践队队员们也发现目前只有少数沿海发达城市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比较完备,大部分城市还只能做到在投放环节配备分类收集的设施,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环节的设施配备普遍不足,垃圾“先分后混”问题还没有明显改观。

IMG_0886.JPG

                                                                               (图为环卫工人同实践队队员交谈)

口腔第一卫生委提醒您:分类千万条,正确第一条;分类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实践队队员认为,乡镇城市地区大可借鉴上海等城市的举措,垃圾分类教育,从娃娃抓起。讲垃圾分类纳入中小学学业水平测试中去,从小培养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就需要政府加大环境治理投资,加垃圾分类宣传,调动民众积极性,深化乡镇居民环保意识,此举措也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使垃圾处理程序更加井然有序,便捷高效垃圾分类处理,这是新时代环境发展的趋势,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举措环卫工人减负,亦给地球减压。让猪轻松下来,将分类意识刻于脑海,这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实现构建生态文明共同体的远大目标。

记者:学员唐梦珍 责编:通讯员唐梦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