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革命先烈,承传统文化 (眼视光学院 记者 张晓玲 陈烨群)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的要求,提高大家的爱国爱党意识,引导大家不忘历史、珍惜眼前,2019年7月4日,南昌大学眼视光学院“光明微笑,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上饶市余干县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余干县博物馆,共同追溯干越人民创造的文明记忆,触摸远古人类从余水走向文明的足迹。 (社会实践队队员与博物馆内解说员合影) 余干县博物馆位于余干县城东山岭南麓,是一座展示地域历史、人文艺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博物馆。一楼展厅内藏有1562件出土文物,以陶器和铜器为主;二楼展厅内登记着248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历史遗迹、非文化遗产居多。它不仅能让人们了解历史,更能让公众借助文物穿越时空,领略余干文化的不朽魅力,感悟历史古县的永久动力,站在历史的平台上展望未来! 实践队队员在解说员的带领之下,参观了博物馆内闻名的战国兵器干越青铜剑,欣赏了余干独具特色的全国重大考古发现的黄金埠窑址古青瓷文化等。这些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使队员们对余干县有了新的认识。跟随着解说员的脚步,队员们了解了余干的古代境域、历史渊源、文化发展等。 在富含文化底蕴的博物馆,庄严神圣的党旗之下,“光明微笑,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过去,展望将来。队员吴伊凡有感而发:博物馆里弥漫着一种古香,时空的沧桑巨变,留下的最闪光的,是钻石般的精髓,而我们,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医学生,应在前人们的路上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队员们在博物馆席地而坐,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队员在图书馆登记簿上写下自己的感悟) 恰逢建党九十八周年,队员们为表示对国家、对党的热爱,面对余干县城的制高点和最高建筑——革命烈士纪念碑,队员们在吴伊凡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整齐的声音响彻云霄。在宣誓过程中,一位老人带着他的孙女前来瞻仰纪念碑。听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队员们的宣誓,小女孩也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相信红色文化的种子已经播种在了小女孩的心中,并伴随着她的长大生根发芽。 余干县的文化底蕴给此次余干之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队员们在这文化的感召和激励下,表示会积极感悟历史文化,做到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寻找自我的价值,不断努力;为创造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生! 记者:学员张晓玲 责编:通讯员陈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