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感悟红色井冈山历史,勇担建国七十载使命 (理学院 记者党雨晴)2019年7月5日,南昌大学理学院“井冈先锋行,‘理’响七十载”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实践队员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观看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并展开深度学习,旨在深入了解红色景区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 (图一:实践队到达黄洋界保卫站旧址) 重温朱毛挑粮小道,传承革命红色基因 7月5日上午9点,全体实践队员抵达大陇镇源头村体验朱毛红军挑梁小道。雨后初晴,队员们身着院文化衫,走在这承载着历史的斑驳小道上。随着路途的推进,大家的脚步渐渐沉重,路越来越陡,队员们的衣服早已湿透,三三两两行进的同伴们互相鼓励,队员们咬牙坚持着。终于,全体实践队员走完了既定路途,尽管大汗淋漓,却都带着胜利的笑容。“革命必将有时转,得到胜利方始休”。 (图二:实践队员重走朱毛挑粮小道) 聆听红色革命故事,感悟群众胜利智慧 7月5日下午2点,实践队队员来到黄洋界保卫战旧址。队员们坐在台阶上聆听讲解员对黄洋界哨口以及黄洋界保卫战的描述,黄洋界哨口是五大哨口中最有名气的哨口,是湖南江西两省通往井冈山的要道,黄洋界保卫战凭借当地的群众,实际上打的是一场民心战。 (图三: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 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实践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黄洋界炮台。队员们走上复原的黄洋界炮台,发现迫击炮底座上镌刻着“黄洋界上炮声隆”这七个大字。带队老师为实践队队员讲解当年黄洋界炮台上战争的全过程。 随后,实践队员跟随着老师来到了黄洋界纪念碑,共有两碑,一为立碑,另一为横碑,两碑相对,庄重浑厚。 (图四: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 最后,实践队员来到了黄洋界哨口工事,战壕深2米,当时革命先辈用其来掩体,对敌人进行阻击。队员们走在战壕的周围,重走老一辈红军战士们的战场,感受当年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 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老区精神,更是让实践队员感到责任重大。南昌大学理学院暑期实践队将以此为起点,以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为动力,在继承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的同时,在社会大发展的洪流中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学员党雨晴 责编:通讯员石宏吉 退稿:新闻稿不是记日记,不是流水账,请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