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校史馆终稿.docx
发布时间:2021-12-25

  

承前启后引壮志,回首百年更奋楫

——21级各班参观校史馆活动

第二临床医学院 通讯员:袁雅琳为了让我校全体同学进一步了解校史校情,激发全体同学的爱党爱国爱校情怀,更好地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干劲,弘扬南昌大学校风校训,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月中旬,21级各班在班长与团支书的带领下,陆续开展了参观我校校史馆的活动。

(临床2112班的同学们在认真聆听讲解)

在活动过程中,各班同学们认真参观与记录,深切感受到了我校厚重的历史积淀,于每一分历史遗留的痕迹中重温了我校一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风雨历程。南昌大学厚重而满溢前进动力的历史令同学们印象深刻,在深刻积甸的红色文化之中升华了同学们对校训内涵的理解,加深了对我校精神的领悟。

(临床2108班的同学在观看展品)

(影像212班的同学在视频展播区观看视频)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被历代师院人艰苦育才的精神所感动,也为我校专家学者和知名校友取得的成功感到骄傲,更为我校历届毕业生们为国家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而感到自豪。”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我校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魅力,加深了对校史校情的认识,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这是临床2108班的刘聪同学在一路参观过程中的感触与思考。


“在南昌大学校史馆中,我们感受到南昌大学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体会到南昌大学“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求学处事态度。”

“我们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敢于奋斗、敢于创新。谱写南昌大学新的篇章。”


这是临床2107班肖乐洋同学在参观结束后的所思所悟。

(临床2109班的同学参观校史馆的江西医学院分区)

各班同学在校史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认真倾听,深切地感受到了学校厚重的历史积淀、丰硕的办学成果和奋发的进取精神。南昌大学的前身是饱经风霜的,她历经内乱,几经重建甚至几近停办,后来才在恢复了正常的办学秩序后逐步发展。经历多次合并后,最终成功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百年历程风云变幻,一路坎坷终至今朝。

(临床医学2111班的同学们在观看校史馆的展品与介绍)

(临床2107班的同学在辨认展品)

回顾百年校史,展望我辈前路。本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我校历史的了解,激发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感,大大强化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知校、爱校、荣校、兴校”的自豪感。

对此,临床2111班的曾国豪同学有话要说——

本次活动,使大家深刻地感受到学校是自己坚强的后盾,自己是学校的一分子,要把自己的个人理想融入学校理想当中,要把自己的个人奋斗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中,要以自己爱校荣校热情和行动,要以自己强烈的使命和担当,让南昌大学这份厚重的历史更加熠熠生辉。

“学校这一路走来所取得的成就,令同学们震惊,并深深的激发了同学们作为南昌大学学子一员的自豪之情。观看了优秀前辈们的光荣成就后,同学们不由得发出了感叹,并立志在今后的时光中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为学校争光。”

影像212班的徐煜同学同样用语言表达着大家的心声。

从当年在校学生所使用的搪瓷缸到如今的走在创新前沿的半导体照明技术一个个陈列在玻璃罩下的物件都历经风雨见证了或坎坷或顺利的一段历史在革命解放下与曾有的繁荣办学景象相比学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落寞但在一代代杰青回归本省大力支持发展并带回科研科教资源下我校跟上时代步伐重整学校风采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沉下心做科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静下心干实业历经繁华方得始终


“在新时代新征程下我们作为青年也要坚定自己的步伐将先辈的科研学习精神薪火传铭记‘来时路’之艰辛,强化‘脚下路’之责任,坚定‘未来路’之梦想,自觉锤炼‘强国有我’之决心,坚定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理想信念。”这是麻醉212班的徐煜同学将参观经历融入自身所学得出的感想。


同学们的肺腑之言,映照着全年级四百余名同学的深刻体会。经过本轮活动,在一件件古物,一份份记录之中,同学们认识到了校史发展脉络与国家命运发展息息相关;在一尊尊塑像,一张张照片之后,同学们领悟到了历代南大人奋力抗争,为民族富强励精图治的伟大精神——

(临床2110班的同学在参观校史馆)

“砥砺前行写华章继往开来谱新篇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参观与记录,从一个个展示板块中深切感受到了我校厚重的历史积淀,悠长的办学历史,丰硕的办学成果以及卓越的发展成就,回顾了我校从建校至今的百年发展历程和光辉历史,切身感受到了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振奋人心的发展史,体会到了我校校训中“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深刻内涵。

这是卓临212班的张翰驰同学为本班级的此次参观所画下的圆满句号。

作为南大学子,我们应牢记“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校训,不断向先辈学习,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勇担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任!

(卓临212班的同学所拍摄的校史馆出口墙)、

指导老师:邹明荣

通讯员:袁雅琳

摄影:曾国豪 张宇欣 张伟琳

注:一段文字下面只能配一张图。文章格式也有问题,请认真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