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而立之年,他是名副其实的80后,却已然满载荣誉,学历丰厚。他先后在南昌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简单朴素的外表背后无不洋溢出对科研的热忱和诲人不倦的兢业精神。他就是我校青年岗位能手,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副教授,刘勇。 “目标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和时期都有相应的想法,经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和思考,形成对未来的一个全新认识,一步一步的,对后续发展有新的要求。”当提及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刘勇这样谈到。从1997到2008年的十余年间,从本科学士到博士后,刘勇的求学历程没有丝毫停歇,漫长的求学历程并非一开始就在计划目标中,而是随着学习阶段的递进和能力的提升,去追寻与之相应的目标。 从2004年起,刘勇开始进行镁合金方面的研究,关于自生准晶增强镁合金及其变形方面的研究,其提出的一种准晶与Laves相复合强化镁合金的新思路,为变形镁合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相关研究论文发表SCI/EI论文15篇,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刘勇也因此在2007年获得亚洲镁合金论坛(Best Poster Award、Du-Bang Scholarship)全国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年9月,刘勇申报的“非晶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成形机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供的21万元的资助,也是在同年,刘勇的半固态金属微观特性与形成机理研究获得了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而对于这些成就,刘勇称其离不开自己博士阶段的受益,虽然在博士期间的学习非常辛苦和严苛,甚至有时候会因为导师要求太严苛而想不开,但刘勇表示正是因为这样的高要求让自己对科研和材料研究有所感悟,交大导师现在把刘勇作为师弟师妹们的榜样,这也让他感到十分自豪。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交大博士学习期间,是我受益最大的阶段。至于研究动力,我想引用丁文江院士经常说的一句话,凡是材料就是要有用,我们研究镁合金,也是希望把镁合金用到实际工程上面去。” 博士毕业后,刘勇先去到浙江大学做了半年研究,而后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招聘为博士后,当时的他年仅27岁。这样一个机会无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让他在法国有了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刘勇坦言,他从法国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法国人工作贵在精不在多,他们往往工作计划性很强,并且工作专一。在法国,周末是不允许加班的,利用周末的时间,他去参加过当地人的一些活动,也做过义工,在老人院陪老人聊天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学习法语。 “在法国,最初我的语言障碍非常大,而且法国人都比较高傲,后来,我在回国前做总结报告的时候,用法语作为开场白,所有的法国人都为我鼓掌。那个时候,感觉受到了尊重!”听刘勇谈起这一段时,言语间无不透露出欣慰和自豪。 从法国回来后,刘勇一直在南昌大学任教,对于人才的培养,刘勇始终秉承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坚持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通过科研成果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不遗余力地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创造平台和机会。“我会尽我所能,给我的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尽可能地发挥出他们的潜力,让他们经受锻炼,真正培养他们的能力。”在这样的理念坚持下,刘勇的学生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从2013年至今,在他的指导下已经有7人次的学生去香港进行学习、交流和访问,8人次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国际研讨会,他为自己的学生争取到了走出象牙塔的机会,到更宽广的平台感受到不同的学习与研究的氛围和条件。他的一个本科生也因此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获得了在那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这也是南昌大学第一个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的本科生。 厚德泽人,格物致新,作为昔日的昌大学子和今日的昌大硕士生导师,转变的是身份,始终如一的是虚心学习和负责任的态度。凤凰花开的日子,又是一届毕业生要面临身份转变的时刻,作为过来人,刘勇一直认为,成为自己岗位上的优秀工作者没有捷径可走,对自身而言,教育和科研皆要有态度;对同学们而言,学习和工作皆要有态度,“放下自己大学生的身段,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态度决定成败,从细节做起才是真理。 正像刘勇经常给他的学生们说的那样,“我以在昌大读书为荣!”“希望南昌大学的明天更美好!”南昌大学哺育了他,而他,正以青春回馈自己的校园! 刘勇,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法国CNRS博士后,2010年“香江学者”,美国TMS会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目前任教于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现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性能镁合金的研究,包括准晶增强镁合金和镁合金表面机械研磨处理研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并因此获得2007年亚洲镁合金论坛(Best Poster Award、Du-Bang Scholarship)全国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奖励。学术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学科评审专家,曾在2012年担任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第250次论坛“轻型材料连接新技术研究”执行主席,目前是MSEA、JAC、JMS、Intermetallics、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中国科学、复合材料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国际和国内重要刊物的审稿人。其学术研究的内容为高性能镁合金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和新方向。
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