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时空 刘福珍 彭婷 )中国,南昌。赣江水孕育出的城市。老挝,万象。一座依傍湄公河的城市。 当年,随着中国和老挝合作交流的加强,16岁的索尼在父亲的鼓励下,踏上了交换生之旅。来中国 5年,在南昌上学3年,如今是 12级工商管理系的一名学生。汉语老师给他取名叫杜昌寿,是“做生意可以挣钱,可以获得很长久的意思”。
刚刚来南昌时,他的经历不可谓不曲折。人生地不熟,坐出租车被宰;到学校的时间较早,联系人不在;当时和学校保安人员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只好自己到外面找地方住。谈起这些事,索尼很无所谓地耸耸肩,表示没什么大不了。他热衷体育,泰拳,跆拳道,都会几招,常去比赛,从小便东奔西跑,生活的磨练使他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并不很高。
初时,他和同学们一起到饭店吃饭,点餐时只能用手指着图片说这个那个,后来 老板就直接将菜名修改成了“这个”“那个”。与人便利的背后是老板对外国友人浓浓的关照,是中挝深厚情谊的美好见证。虽然口语水平得到提高,但是让索尼比较担心的是,自己落下了许多专业课。因为语言障碍,他认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仍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部分留学生的困扰。
课余,索尼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踢足球。大学以来,从后卫一直到前锋, 他所在的球队在学校足球联赛中连续三年蝉联冠军。谈到偶像,索尼滔滔不绝的讲述了C罗成名后报恩和认真倾听小孩子说话的故事,毫不吝啬地称赞这位足坛巨匠的人品;他还很喜欢韩国2PM组合中性格坚毅,吃苦耐劳的Nichkhun。
索尼觉得自己不愿拘泥于朝九晚五的生活,他还继续在求学的道路上前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那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从而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