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理学院:感悟红色井冈山历史,勇担建国七十载使命
发布时间:2019-07-09

  

理学院:感悟红色井冈山历史,勇担建国七十载使命

理学院 记者党雨晴为了深入了解红色景区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2019年7月5日南昌大学理学院“井冈先锋行,‘理’响七十载”“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实践队员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观看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展开深度学习。

(图一:实践队到达黄洋界保卫站旧址)

重温朱毛挑粮小道,传承革命红色基因

7月5日上午9点,全体实践队员抵达大陇镇源头村体验朱毛红军挑梁小道。通过带队老师的讲解,队员们了解到这条挑梁小道的由来。挑粮小道位于井冈山西北面,这条小道崎岖不平。队员们活动开始时正是雨后初晴,大家身着院文化衫,走在这承载着历史的斑驳小道上。随着路途的推进,大家的脚步渐渐沉重,开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队伍越拉越长,然而小路蜿蜒曲折,好像看不到尽头。

路越来越陡,队员们的衣服早已湿透,三三两两行进的同伴们开始互相鼓励,队员们一直在咬牙坚持,并小心躲闪着土坡的松滑和松动的石块。“坚持,再坚持……”终于,全体实践队员走完了既定路途,尽管大汗淋漓,却都带着胜利的笑容。“革命必将有时转,得到胜利方始休”。

(图二:实践队员重走朱毛挑粮小道)

聆听红色革命故事,感悟群众胜利智慧

7月5日下午2点,在南昌大学理学院团委副书记付轲老师以及东井冈干部培训学院相关负责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来到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全体实践队员坐在台阶上聆听讲解。黄洋界哨口是五大哨口中最有名气的哨口,是湖南江西两省通往井冈山的要道。

(图三: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

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实践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黄洋界炮台。这里复原陈列的是当时保卫战用过的迫击炮和按原貌恢复的滚木垒石。

随后,实践队员跟随着老师来到了黄洋界纪念碑,共有两碑,一为立碑,正面为朱德手书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为毛泽东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另一为横碑,正面为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背面为朱德手书“黄洋界”三个大字。两碑相对,庄重浑厚。

(图四: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了黄洋界哨口工事,战壕深2米,当时革命先辈用其来掩体,对敌人进行阻击。

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老区精神,更是让实践队员感到责任重大。南昌大学理学院暑期实践队将以此为起点,以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为动力在继承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的同时,在社会大发展的洪流中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学员党雨晴 责编:通讯员石宏吉

退稿:内容摘要混乱;抒情内容适当减少;突出重点,记叙实践队干了什么,减少对背景情况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