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记者叶蕴林)8月22日,根据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的活动安排和调研实践的需要,法学院赴江西省井冈山市“红色文旅助推精准扶贫”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实践的第一站——坝上村。实践队在组织开展“红军的一天——体验红军的苦与乐”外出教学活动的同时,了解当地脱贫致富的具体情况及红色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更加深刻地体会井冈山精神。 (实践队队员整装待发) 上午八点整,队员们身着红军服,背着老步枪,肩扛“弹药箱”,手拿竹担架在基地广场集合。随后,实践队搭乘基地巴士,抵达坝上村。在基地负责人宣布任务后,实践队便根据地图的指示立即出发:团队不仅要在两小时内穿越深山丛林,还要沿途搜寻指定的七个地标和五味草药。 大坝村地势低矮,树木遍及,荆棘丛生,加之前日连下暴雨致使道路泥泞,因此团队的行军速度十分缓慢,队员们也都汗流浃背、体力不支。在行军的过程中,队员们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以及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正是革命先辈们的坚韧与执着,才奠定了这新中国胜利的征途。 (实践队员俯身穿越茂密的丛林) 当日下午,为深入了解当地脱贫致富情况,实践队员来到坝上村村民家中。队员们借助金大叔家中的炊事工具和食材,就地开灶、生火做饭。饭后,队员们又围绕生活环境、就业收入、医疗保障等话题进行采访。金大叔在谈到“扶贫”时,开心地说道,“井冈山自从扶贫搞起来以后,村里发展起了红色旅游、绿色民宿、种植养殖等产业,收入每年持续增加,而且村子也更整洁美丽了。我们家靠给过路的游客、基地学员提供农家菜,也能增加一笔收入,这些年村里是越来越好了,我相信,以后还会更好。” 看着金大叔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桌上丰盛的饭菜,联想起周围干净整洁的村貌和布告栏上一个个脱贫故事,实践队员更深刻的意识到:红色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同时也使扶贫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并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队员们在实践路上看到了很多、尝到了很多,相信中国的未来也是新时代青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未来。 (实践队队员与村民合影) 摄影:学员 李蓉 责编:通讯员 谢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