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弘扬蒙古马精神,摘掉牧民的“穷帽子”
发布时间:2020-08-25

  

弘扬蒙古马精神摘掉牧民的“穷帽子”

——理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牧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理学院记者刘子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南昌大学理学院组建了勇担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开展青年助力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研究活动。

访问社区,了解扶贫方针

8月7日,理学院实践队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并向当地社区居委会了解社区对贫困户的帮助信息据了解:当地贫困户是指由于自然灾害、生病就医、孩子上学产业小或无产业等而生活贫苦的嘎查牧民。社区工作者积极地向理学院实践队介绍了有关扶贫的具体措施:第一,通过积极筹集扶贫资金、组织干部职工为定点帮扶嘎查牧民、特困学生捐钱捐物等方式进行扶贫;第二,为扶贫户购买基础母畜,建造牧民住房、牲畜棚圈,为部分贫困牧民解决医疗资金(购买商业保险)及孩子上学的费用,改善贫困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缓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第三,帮助嘎查成立牧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提升帮扶嘎查集体经济实力,解决贫困牧民的就业问题。

通过社区工作者的热情介绍,实践队员对当地的扶贫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至此对社区居委会的采访告段落。

深入牧区,感受脱贫变化

当天下午,实践队队员做好准备,乘车来到广袤草原,深入牧区,来到一位贫困户家中,切身体会扶贫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得知实践队此行的目的之后,牧民向成员们展示了他们家的巨变。首先当地的扶贫机构将他们居住的房屋进行了重新搭建,由于游牧民族的特殊性,牧民们通常居住在敖包中,而在扶贫机构帮助下他们已经住进了结实牢固的砖瓦房中。

图一:过去居住的破旧敖包)

图二:现在居住的房屋)

之后牧民老乡告诉实践队成员们,由于贫困,扶贫机构还免费给予他们多头羔羊并向他们传授了科学养羊的方法,与此同时还捐赠给他们大量饲料将他们的羊圈翻修一新。

图三:过去破旧的羊圈)

图四:现今翻修后的新羊圈)

最后,实践队成员们和热情的牧民贫困户道别,踏上回家的路通过进一步整理资料,队员们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记者:刘子奕

责编:通讯员朱昝

指导老师:付轲 黄紫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