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时空 黄�)南昌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复赛在3月26日落下帷幕,最终自然科学类6份作品、哲学社会科学类《“让失独不再孤独”——南昌市193个社区失独老人的社会学分析》等11份作品、科技发明制作类《芦荟乳酸饮料的制备极其特性的研究及其益生效果评价》等11份作品共28份作品入围省赛,显示出南昌大学学子的竞争力与创造力。 在平均长达一个月的修改过程中,各个团队都经历着不为人知的困难,也同样收获了各不相同的成长,让我们走进挑战杯参赛团队,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营养,经历他们的拼搏与坚持,助力自身的成长与完善。
姚旭悦: 是坚持和真诚让我们一路走到现在
南昌市西湖区某社区,失独家庭里的奶奶为中风的爷爷熏艾;另一个古老而陈旧的小区,失去儿子的两位老人独自抚养着年少的孙女。当其他人将作品的关注点放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兴事物时,姚旭悦和她的队友将眼光转向了南昌市193个社区的失独老人,她们用近半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整个南昌,听失独老人讲诉“失去”的故事。
调研是一个欢笑与泪水交织的过程,调研战线长、失独老人分散是主要问题,遭白眼、被拒绝是经常的事,在政府相关部门拒绝提供资料给她们时,她们用真诚换取信任,在社区出于保护老人的目的而闭门谢客时,她们用耐心和坚持感动他们,正是由于调研过程的艰辛,当他们的作品《让失独不再孤独--南昌市193个社区失独老人的社会学分析》最终成型时,如姚旭悦所说:我们突然觉得我们所做的事至少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是伟大的事业。
“是坚持和真诚让我们一路走到现在”,姚旭悦在得知入围省赛后对自己团队的作品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继续努力,代表学校出征,直挂云帆济沧海。
团队心声 : 挑战杯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的一次盛宴,还是一个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机,性格各异的我们因为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去做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功不唐捐,进入省赛的我们会更加团结更加努力,追求更好更卓越的团队和自己。
老师评价 : 失独老人这个选题非常好,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同学们踏踏实实去调研也得到了成果,作品可圈可点。
张财斌:用多次失败堆砌起成功
创新是一场拉锯战,成功来源于多次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
来自药学院的大三学生 张财斌和他的团队恰当的诠释了创新的艰巨性,他们的参赛作品是《芦荟益生菌饮料的制备及其益生效果的评价》,在成功入围之前,他们经历了既耗时间又耗人力的实验过程。
初进实验室时无菌观念不强,导致活化的菌种被其他杂菌污染,无菌操作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导致了实验的失败,于是前功尽弃。在制备过程中,因为发酵时间的不易把握,因此用8个样品实验多次。在进行细胞的安全性评价时,细胞不太好养、容易死亡的特性使整个实验又经历了多次失败,最后才得以制备成功芦荟益生菌饮料,极具创新性的芦荟益生菌饮料在复赛答辩时引起了评委老师的极大兴趣,并成功入围省赛。
团队心声: 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年轻就是要有梦就追,省赛再战!
老师评价: 选题好,作品完整,值得推荐,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植物乳酸杆菌和鼠李糖乳酸杆菌,并与芦荟结合,而市场上很少关于这两种益生菌与芦荟共同结合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