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奔赴古都西安 初探中国皮影
发布时间:2019-08-30

  

奔赴古都西安,初探中国皮影

(记者 朱谈莞 )8月9日至10日期间,发现中国——南昌大学“寻迹丝路历史,发掘中国符号实践队一行在南昌前往西安的火车上开展了调研前期准备工作,抵达古城后实践队员稍作休整前往回民街初探中国皮影。

在队长廖铖的带领下,实践队阅读出发前所整理的西安历史文化资料。队员分别对“西安中国符号的发掘现状‘、”政府对西安中国符号提出的相关政策“、”西安中国符号未来发展途径“等问题进行谈论并与指导老师深入交流,准备调研资料。

(实践队员在火车上讨论)

8月10日下午,实践队队员抵达古都西安。

离开西安火车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的城墙,古城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未曾实地来过西安的实践队员一抵达古都就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实践队抵达西安)

在住宿地点简单休整后,实践队员于傍晚前往西安回民街探寻西安的中国符号。在回民街里,实践队员探访到一家陕西皮影民俗店。

(皮影)

中国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土壤里面诞生的一门综合性的民间艺术,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电影”,“中国戏剧的前身”古话说,世界皮影之最在中国,中国皮影之最在陕西

实践队员通过与店主大叔的咨询交流了解到陕西皮影的发展现状:西安现存的皮影制作手艺人数量稀少,皮影文化的传承遭遇窘境。

“其实皮影制作并不难学,但是因为所能通过这门技艺获得的收入过低,愿意学习皮影的人越来越少。”

(实践队员与皮影店店主大叔的合照)

通过与店主大叔的交流,实践队员了解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正面临着种种困境,或生存上,或传承上,或发展上,或创新上……这让实践队员更加坚信致力于构建中国符号传播推广的创新性路径是极具意义的。

记者:学员朱谈莞

责编:通讯员 王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