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罗昭敬:难忘母校情
发布时间:2014-07-10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回首间离别母校已快一年之久,但无论何时何地,母校亲切的笑容、领导真挚的关怀、恩师们的谆谆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正因为您们为我们无数莘莘学子的辛劳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成功与辉煌。

大四下学期,我抱着服务西部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和崇高理想,参加了2013年优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七月下旬在广西南宁经过一个星期的培训,最后被分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人民政府党政办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罗昭敬:难忘母校情

(作者为最后一排举着旗子的男生)

在东兰县志愿服务的这一年里,一切艰辛和困难我都能克服,一切孤独和寂寞我都能忍受,唯一让我割舍不下的是对母校、恩师们的思念情怀。

记得刚来广西东兰的时候,感觉压力挺大的。首先语言不通,交流不畅;其次气候环境还不适应;最后就是生活习惯的不适应: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壮族,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江西相比很不一样,记得有次在县城闲逛的时候发现了全县唯一一家外地人在这里开的饭店,而这个店的老板就是咱们江西南昌人,他主要是供应南昌著名的瓦罐汤和炒饭,当时第一次在那饭店吃饭的时候,感觉太亲切了,好久没有喝到母校食堂里的瓦罐汤终于在这里可以吃到了,之后我每次去县城都会去那家店里吃饭,因为在那里可以用南昌话正常地和老板交流,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炒饭和瓦罐汤,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以前在母校时的温暖。


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罗昭敬:难忘母校情

回想起五年前,记得是大一刚开学报到的时候,我们作为新生,人生地不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正当我们焦急而无所适从的时候,迎新的师兄师姐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顺利地办理了各种入学手续。至今依稀记得,入住学校宿舍的第一天晚上,学校领导还亲自来寝室问候我们,亲切地和我们交流谈心,问我们宿舍条件怎么样,是否能适应这里……等等,瞬间让我感觉到家里亲人般的温暖。

之后不久就要军训了,记得当时方阵队的教官对我们方阵队非常严格,为了高效出色地完成学院领导交给的任务,平时不仅加强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而且晚上训练还要加班加点,虽然当时军训汗如雨下,可在最后军训表演时我们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们都激动的哭了,哭的很开心很幸福,因为那一刻我们知道之前半个月军训艰辛的付出得到了学校领导们的肯定和认可,流出的汗水让我们看到了回报,让我们知道之前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更让我们懂得“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这一道理。 

还记得有一次廖老师给我们上汉语言写作课,老师叫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写出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包括大学期间的短期规划和毕业后的长期规划。当时我不知道从哪下手,后来在老师的指点下,我慢慢地理清自己的思路一字字地写完了,记得当时我大概是这样写的:一是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在搞好学习的前提下培养自己的课余外好。在大学期间,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要拿1次一等奖学金、1次二等奖学金、1次三等奖学金,并且培养自己的篮球爱好。最后到大四毕业时共得了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4次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1次三等奖学金,还参加了多个知识竞赛拿了多个荣誉证书。二是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多种校园活动。在班上我担任团支书,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以及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同时我还是南昌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在大一暑假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大二期间参加了南昌举办的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大三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外科研实验项目,大四跟着导师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毕业后我回忆大学自己走过的路,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把那堂课上写的人生规划作为自己大学里的奋斗目标,许三多也说过“人要是没有奋斗目标,就会迷失方向”,而那堂课恰好给我提供了大学里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在此我真心的感谢廖老师,感谢母校的培养,不仅没有让我虚度大学里宝贵的光阴,反而让我在大学里感到非常充实。

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罗昭敬:难忘母校情

然而毕业一年了,内心仍然很怀念大学里的老师和同学们,是您们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年,同时我也很怀念曾经在图书馆和教室里一起奋斗过的战友们,很怀念在母校那个考研的冬天,徐徐升起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身上传递的温暖。现在回忆起那些往事,已经是物是人非,恍惚犹如是一个梦想的泡沫,可毕业不是泡沫破碎的时刻,正好是我们追梦的开始!在这大学毕业一年之际,我仍想对自己的内心说一句话——“我青春无悔”。

    通过一年的志愿服务,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我将永远牢记秉承母校“格物致新 厚德泽人”的校训,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服务西部,回报社会,最终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去完成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罗昭敬:难忘母校情

(作者为南昌大学科技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3届毕业生、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罗昭敬


 

该文章所属专题: 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