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天时”与“地利”的交织
发布时间:2019-07-18

  

(团委 记者 刘志斌)为进一步探寻青岛发展的优势,深入探寻青岛迅速发展背后的各种先决条件,洞察青岛建设的“天时”与“地利”,201972日,南昌大学赴青岛社会实践队开始青岛之行的第二日,实地考察和调研“天时”、“地利”对于青岛发展的巨大意义。

71日傍晚,实践队队队员们来到栈桥广场。夜间的栈桥广场人流十分密集,嘈杂而又热闹的夜市成为了栈桥广场一道独特的景致。

傍晚的栈桥1.jpg

(傍晚的栈桥)

    栈桥向大海的方向延伸,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灯火。注视栈桥,仿佛可以看见数十年前的光景,“呜呜”汽笛声将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栈桥依旧嘈杂而热闹。这一切的变化要从40年前讲起,40年前的197812月,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84年,青岛成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这便是青岛发展的一个“天时”。在改革开放的数十年时间里,青岛所取得成就有目共睹。这30年的发展,不仅让青岛的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且让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然则天时不如地利也,青岛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其优异的地理位置和条件。72日,实践队成员前往素有盛名的青岛第二海水浴场。迎着海风,踩着松软的沙滩向前进发,放眼望去,沙滩上满是戏水拾贝的游客。青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了其旅游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海水浴场一景1.jpg

(海水浴场一景)

    青岛地理位置靠北,气温和太阳光相较于其他低纬度海滨城市都相对温和,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无形中为青岛海洋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地利”,借助这个先决条件,青岛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并且潜力巨大。然而,海洋带给青岛的不只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句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渤海和黄海天然的水域无疑是两条通天大道,巨大的海洋优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为青岛海洋运输的发展增色不少。借助便利的海运,青岛港每年的货物吞吐量达到了近5.1亿吨。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思想”的提出,青岛的“天时”和“地利”再度交织在了一起。优渥的地理条件给青岛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优势,青岛立足于此,借助于时代契机,进一步将优势扩大化。新时代的大潮正在向青岛涌来,我们也相信青岛定能够披荆斩浪,把握住新时代下的“天时”和“地利”,再度创造新的辉煌。

记者:学员刘志斌  摄影记者:张萌 责编:通讯员朱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