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刘鹏作为南昌大学青年代表参加共青团江西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他还带领南昌大学青年志愿者参加南昌市社会公益组织座谈会;组织参加南昌市彩虹行动留守儿童公益创投大赛并获4000元立项资金。他个人还赴香港协青社青少年服务中心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经验,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2014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第十期培训班,灵活地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与志愿精神相结合,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从组织者到策划者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对他们来说,物质的生活可能利用金钱能够弥补,但是心灵上的空虚和自卑却是外人无法触及的伤痛。这时志愿者的陪伴和关爱就尤为重要。针对南昌市周边县区还有大量留守儿童的现状,刘鹏结合以往的活动经验,整合现有资源,策划了“大手拉小手,梦想1+1”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彩虹行动项目,通过志愿者对留守儿童一对一的帮扶,带这些儿童进入大学校园参观,给那些处在最相信梦想的年华的孩子们一种奋斗的力量,让那些留守儿童跳出自己的生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他们也能步入大学课堂,让他们小小的梦想能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萌芽、生长、结果……该项目在南昌市彩虹行动留守儿童公益创投大赛中获得了4000元立项资金并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特色项目在江西省各大高校广。
从策划者到传播者
在参与和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刘鹏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体与会外校外媒体联系,讲述南大志愿者的好故事,传播南大志愿者的好声音。每次参加志愿服务,他都不断发掘志愿者的闪光点和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趣闻趣事,用一张张照片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瞬间,用一篇篇稿件记录了许多感人的事迹。迄今为止,他带领协会志愿者拍摄志愿服务活动照片累计10000多张,制作公益宣传片30部,设计制作各类公益宣传品近200件,发布各类公益活动信息3000余条,撰写新闻稿件300余篇,平均每两周就有一篇稿件被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大江网、江西日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江西五套等媒体宣传报道。
近两年来,刘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围绕“青春志愿行,共筑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关爱留守儿童“彩虹行动”、助残“阳光行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精神”、“学习李克强总理给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回信精神”、“学习强卫书记给服务西部计划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愿者回信精神”等在协会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带动身边的同学向上向善,微善常举,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的影响和号召下,与他同寝室的4位同学都成为了志愿者,全班95%以上的同学都跟他一起做过志愿服务活动。
“号召一批人,带动更多人”是刘鹏从事志愿服务的理念,“用平凡的服务创造不平凡的效果,汇聚起更大更强的公益力量”是他的目标。和他一起工作的志愿者有一个普遍的感受:“他不是正在从事志愿服务就是行走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路上。”他常常给身边的志愿者分享这么一段话:“一个志愿者就像是一把泥土,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