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叩心灵之窗,筑阳光之梦 ——外国语学院赴贵州金盆支教调研 (外国语学院 记者吕思维 刘紫娟)7月16日至7月31日,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支教调研实践队组织开展了针对三到五年级学生的心理调研活动,以团辅活动、心理访谈以及心理量表问卷填写的形式,动态关注支教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信,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心理组成员李孟秋老师正在向同学们强调此次团辅活动的意义。) 7月31日下午14时,在支教队心理组成员的带领下,金盆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齐聚在校园操场开展心理团辅活动。活动通过小鸡变凤凰、你划我猜、心有千千结和人椅等趣味游戏,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助教老师们全程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的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和体态动作等,同样也观察每位学生是否拥有共情能力以及是否愿意真诚赞美他人。 “我愿以真挚的情,热诚的心,遵守下列规定,若有违背,愿接受老师给出的惩罚……”活动伊始,学生们高举右手,集体宣读团辅宣誓词,表示会全情投入、认真对待此次团辅活动。在简单的热身游戏后,同学们开始了第一个游戏——你划我猜,心理组老师首先通过打散四五年级的学生,再让两支队伍分别推选队长的方式,考验学生团队决策与团队合作水平。“杨海林!杨海林!”在李孟秋老师说完推选队长的规则后,第二组的同学们就迅速确定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队长人选。最后四五年级的同学组成“齐心队”和“团结队”这两支队伍,一起热情洋溢地投入到游戏之中。 (四五年级的同学组成了“齐心队”与“团结队”。) 四、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变化期,普遍存在男、女生之间的心理隔阂,表现为不愿意主动接触异性,在日常游戏和学习中都是以小团体的形式组队。为了消除这种心理隔阂,缓和青春期矛盾,团辅活动通过“心有千千结”的游戏,让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指导学生闭上眼睛后改变他们的位置,在不动的基础上拉住原先左右同学的手,最后通过努力一起把圈恢复到开始的形状。游戏过程中,老师们发现,冉江雪同学和冉光翔同学主动蹲下让同组的黄芳同学跨过绳子,突破了解绳的瓶颈。在游戏结束后的分享环节,获胜的“齐心队”队长杨海林同学说道:“我在这个游戏里学到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一个人是做不了的,必须大家一起努力才有可能完成。” (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心有千千结”游戏之中。) 团辅活动的最后,指导老师让大家围成一个圆圈,双手搭在前面成员的肩膀上,听从主持人的口令,慢慢坐在后一个成员的大腿上,形成一个“人椅”。刚刚听完规则,大部分同学就在游戏开始前打起了退堂鼓。“这怎么可能?”四年级的曾斌斌同学露出一副很为难的表情。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按照秩序排好,最终成功形成了“人椅”,并坚持了21秒之久,顺利完成之后同学们都十分兴奋。“人椅”游戏能够培养同学们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在团队中完成“不可能”的事,了解团队的魅力所在。 (多次尝试之后,同学们成功完成“人椅”。) “活动开始时,学生们的配合度较低,但是经过一次次试验与参与之后,同学们逐渐了解到了这次团辅活动的重要意义——团结与协作。”在此次心理团辅活动中担任助手的王暐萱老师分享道。通过开展此次团辅活动,外国语支教调研实践队希望让金盆小学的学生们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增强班级之间的凝聚力与感召力,同时激发学生个体潜能,让他们学会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 记者:吕思维 刘紫娟 责编:通讯员谈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