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公共管理学院:大手拉小手,成长相伴走
发布时间:2019-07-28

  

大手拉小手,成长相伴走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向阳花开,播种未来”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圆满结束

(公共管理学院记者 孙瑗敏)726日上午,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彩虹工程——“向阳花开,播种未来”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结营仪式在南昌市湾里区罗亭学校举办。结营仪式分为彩虹工程座谈会和汇报演出。上午九时,彩虹工程六周年工作座谈会在罗亭学校会议室举办,出席座谈会的有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委书记陈骞、共青团湾里区委兼职副书记江若琳、湾里区罗亭镇罗亭学校校长高名祠。座谈会上,领导和同学们就夏令营举办的活动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交流,同学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这四周以来的学习心得。

上午九点半,汇报演出正式开始。汇报演出中夏令营的各个自然班和兴趣班依照各班特色为大家准备了别出心裁的表演,展示了四周时间内的所学,罗亭学校学生和志愿者同时彼此表达了这一个月时间里朝夕相处的深厚情谊,展示厅里荡漾着温暖的热浪。

“这是最好的未来,我们用爱铸造完美现在……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嘹亮高亢、直击人心的歌声从罗亭学校综合楼展示厅袅袅传来,孩子们手捧着鲜红的桃心,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志愿者站在他们身后,与他们共同完成这首传递着温暖的歌曲《最好的未来》,来告别这一个月的彼此相遇与陪伴。

a88e9688882c4c539b246dab8bd6294d.jpg

1志愿者和孩子们合唱

汇报展示的结束意味着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罗亭学校开展的历时一个月的“向阳花开,播种未来”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南昌大学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诠释了陪伴的力量,希望可以弥补留守儿童心中因为家庭的缺陷所导致的情感的缺失。从每天的课程内容到兴趣班的安排无不浸透着志愿者对留守儿童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关怀:亲情、友情、孝道,志愿者以最直白却最直接的方式——课堂——向孩子们传递人世间的真善美,让他们获得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正确的眼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每天下午两个小时的兴趣班,从孩子自身的兴趣出发,让孩子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兴趣课堂,发现、激发、创造孩子们的兴趣,从而认识到自己无限的潜力,开辟一片自己理想的新天地,弥补留守儿童心灵上的空虚,为他们找到或创造情感的依托。

5ce1cc23142b47ed855f93cc8032fcb9.jpg

2舞蹈:红色曙光

第二课堂更是志愿者与留守儿童情感交流的主要通道。每周末,志愿者都会为孩子们准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坐地起身、五毛一块、趣味课堂,通过志愿者精心设计的有趣的活动,志愿者逐渐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成为他们这个暑假最亲密无间的大朋友。留守儿童与志愿者彼此之间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成为这个仲夏最难忘的相遇:担心身体不舒服的孩子回家途中的安全,志愿者亲自将孩子送至家中;中午不回家的孩子们经常跑到志愿者宿舍和他们一起做饭、吃饭,其乐融融;课间的教室经常可见志愿者与孩子们聊天游戏,给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解答孩子们提出的困惑;孩子们也经常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向志愿者们表达自己的感谢与喜欢之情,每一个充满真情的手工作品、每一句发自内心欢喜的打招呼、每一次因为即将分别而感慨时间飞逝的埋怨,都是孩子们最真实、最直接的情感的表达。

e273029e4a2b429ea0a36dad5f0a220f.jpg

3合影

在这朝夕相处、真情相伴的一个月里,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为罗亭学校的留守儿童们真正带去了他们所渴望的东西——陪伴,就像一缕春风融融的吹进了留守儿童的心间,充盈着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宠爱”,弥补了情感上的缺失;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心中的爱;同时通过本次夏令营,孩子们更加深了对自我的全面认识,这些也正是这次“向阳花开,播种未来”夏令营活动的意义所在。

记者:学员孙瑗敏 责编:通讯员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