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农村调研,探寻环保未来 (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记者李佳欣)党的十九大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更深入了解群众对目前环保工作的认识,2020年8月29日,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环保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队到天玉镇流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进行调研。此次调研分别采访了天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天玉镇田心村的张奶奶、环保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队队长李诺言和队员李佳欣,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看法。 天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重在推动“全社会治理”,促进习惯养成。垃圾分类既是一种环保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既要有环保目标,也要符合经济规律。要尽快推进青原区天玉镇垃圾分类工作,使垃圾分类步入法治化、系统化、常态化轨道。以此为契机,科学统筹、集聚众力,久久为功地抓下去,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天玉镇的张奶奶说:“我们那个年代,天是蓝的、水是甜的、空气是清新的。但随着这几年工业的快速发展,我明显地感觉到天变得灰蒙蒙的,一片片森林在消失。我们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环境好了,对我们这一代人和子孙后代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看到你们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为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家园努力着,我就放心了。” 环保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队队长李诺言表示:此次活动圆满成功,达到预期目的,离不开每一位队员的付出。实践队结合专业知识,为环保知识的普及和垃圾分类的推广做出青年学生应有的贡献,为祖国建设生态文明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环保科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队队员李佳欣则说: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未来建设国家、报答社会打下基础。同时,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从我做起,还应发挥自己的力量呼吁身边的人也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合理利用资源,竭心尽力地优化环境,让环境永葆青春,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优良的条件。” 从此次采访可以看出,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环保之路任重道远,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及后续影响力,垃圾分类这一环保理念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通讯员:李佳欣 审核老师: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