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速递

红色文化与钱塘文化交融
发布时间:2019-07-08

  

红色文化与钱塘文化交融

—外院“走杭州”之文创调研实践队访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

(外国语学院记者 宋苗苗)2019年7月4日,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走近杭州”之文创调研实践队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为了解红色文化在当地的发展,队伍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作为此次文创调研的第一站。该日上午,队员们来到了杭州市上城区方古园3号——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所在地,这里也聚集着钱学森故居、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纪念馆藏身于小营巷之中,看起来与普通的江南民居没有什么差别但在1922年9月,中共杭州小组在这里正式成立正是如此,这看似普通的江南民居,在浙江的党史里写下了浓重一笔浙江的红色文化也就此开始渲染。

整个纪念馆分为四个展厅——“潮起钱塘、星火钱塘、奔腾钱塘、今日钱塘”。其以时间为尺,介绍了红色文化在钱塘地区的产生发展历史进入第一展厅“潮起钱塘”,即看到一个大大的红色五角星悬于展厅中央,五角星之下,通过现代光影技术,展示了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创建浙江省首部进步刊物《浙江新潮》时的情景实践队队员们被这种宣传方式深深的吸引了,不禁赞叹这种创新的文化展示方式。

(实践队队员观看视频展示)

实践队队员们还对纪念馆中潮水流纹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印象。纪念馆以钱塘潮水为设计元素,制作出钱塘潮水木栅,使红色文化镶嵌在浓郁的钱塘文化之中。除此之外,潮水元素和江南木艺在纪念馆中随处可见,这使红色文化深深植入江南之中,也让江南文化也沾染了浓浓的红色韵味。

(纪念馆内随处可见的潮水波纹元素)

在纪念馆深处的庭院里矗立着一座巨大的,以一面迎风飘展的党旗为背景的雕塑以高浮雕的形式展示了杭州党小组的创始人及三位小组成员勇立潮头的伟岸形象,这是纪念馆最耀眼的红色标志,因此,许多新进党员也选择在此进行庄严的入党宣誓。参观之时,实践队员们也不禁模仿新进党员,在党旗下宣誓留念。

(实践队队员在浮雕旁的党旗前模拟宣誓)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以现代科技为展示手段,将红色文化江南文化钱塘文化深深地结合展示。文化文化的碰撞交融,文化与科技的相辅相成都深深蕴于其中。作为“走近杭州”文调研实践队的第一站,它给实践队的文创调研提供了意义丰富的素材,也使实践队看到了精彩的江南红色文化。

记者:宋苗苗   责编:通讯员谈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