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暨苗家文化深入体验 (人文学院记者 唐媛媛讯)7月11号,南昌大学黔·行支教调研团教学任务按计划顺利进行。清晨,尽管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孩子们上学的热情依旧没有消褪,早早地就来到教室等待上课。早上8时,由支教老队员黄悦心教授的趣味数学拉开了开学第一课的序幕。之后,孩子们还学习了诗意盎然的诗歌鉴赏、别开生面的看图识字课及童趣满满的橡皮泥课等。此外,上午10点30分,部分身穿苗衣的小朋友在村书记、队长的带领下举行传统民俗“拦门酒”迎接进入巫交的客人,支教队员也借此机会体验了苗家传统文化,感受到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南昌大学黔·行支教调研团的开学第一课安排在早上8点由支教队员黄老师教授趣味数学,带领大家探究数学的奥妙,深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同学们专心致志听课的眼神中正式开始了黔行的第一课。之后,由支教队员陈老师带领同学们步入了走“进进诗歌之美,探究诗意人生”的现代诗歌赏析课,了解了诗歌的概念、特点、分类等,为后续诗歌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打定基础。下午2点由支教队员汤老师带领低年级的同学们学习看图识字,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3点20分由支教队员张老师教同学们捏橡皮泥,首先组织同学们有秩序地领取材料,再由老师教同学们制作飞碟和小兔子,收好同学们的作品后由大家自行创作,同学们制作着富有创意的作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4点20分,由于天气原因体育课无法在室外进行,陈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教室做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雨天并没有影响同学们上课的心情,老师和同学们在接触中更加熟悉与亲密,为之后几周的教学活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黔行支教调研团新的征程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图一:同学们认真学习数学) (图二:小朋友展示橡皮泥DIY作品) (图三:橡皮泥课学生成果展) 下课后,小朋友们回到家中更换苗衣,他们身着苗族服饰手拿牛角杯,在进村口的风雨桥边用传统仪式“拦路酒”欢迎来到巫交的游客。苗族酒文化博大精深,牛角作为一种特制的盛酒容器,只有在迎接客人等重要的场合下才能使用,用来盛放苗家自酿的米酒,苗家米酒甘甜可口,引得游客们纷纷弯下腰品尝牛角中的米酒。之后,苗家孩子们用同样的方式热情欢迎南昌大学黔·行支教调研团的支教队员,滴滴米酒渗透的都是同学们对老师的喜爱和感恩。此外,小朋友们还向支教队员们简要介绍了苗族的服饰和文化,苗家服饰制作精美,纺线、织布、染色、绣花、缝制等每一步工序都历时长久,女孩子们上衣多披披领、背帕等,下装为青色百褶裙或蜡染裙,男孩子上衣多为对襟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苗衣是苗家人独特手工艺的典型代表,随后支教队员穿上这来之不易的苗衣,深入体验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精致的手工艺术,对苗族文化有了初步了解。 (图四:同学们身着苗服与支教队员合照) (记者:刘子怡 责编:通讯员唐媛媛) 退稿:摘要过长;重点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