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资讯中心 郭卓瑜讯)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青岛,体味其历史的厚重,8月13日团学时空赴青岛调研实践队前往青岛市贝壳博物馆进行调研。
团学时空赴青岛实践队在贝壳博物馆的合照
上午九点,实践队一行人抵达青岛市贝壳博物馆。刚进馆内,一只巨型的贝壳便映入实践队员们的眼帘。经讲解人介绍,这只巨型贝壳叫做“砗磲”,是海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作“贝王”。据记者了解,青岛市贝壳博物馆共有12000种标本,馆内全部的贝壳都是老馆长一人历经40年从全球68个国家收集而来的。在讲解人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第一个贝壳展厅。拿起一只鹦鹉螺在耳边轻晃,实践队员们静心倾听,耳边响起柔美的水声。据了解,之所以会听到细微的水声,是因为鹦鹉螺中有很多腔室,能够很好地保留水分。随后,讲解员将鹦鹉螺的内部结构展示给实践队员们。讲解人说:“鹦鹉螺每增长一岁,便会增加一个腔室。”细细数来,这只鹦鹉螺已经有了36岁;轻轻抚摸,似乎还能感受到这只鹦鹉螺所曾经历的岁月。之后,团学时空赴青岛调研实践队来到了第二个展厅。讲解人拿出一只大法螺展示给实践队,将去掉尖的大法螺放到嘴边用力一吹,浑厚的声音从大法螺的另一头传出。使实践队员们震撼的不仅仅是这传出的声音,更是这声音所代表的历史。
观赏各色奇异贝壳,实践队员们感受的不仅仅是贝壳所有的魅力,更是青岛悠久的历史、绵延的文化。
责编:郭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