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申报2015年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时间: 2015-05-08 06:37:23  作者: 南昌大学团委   来源: 团学时空  
内容摘要:各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和江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学校决定启动2015年校级、省级和国家级&l...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和江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学校决定启动2015年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内容及目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统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项目的开展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提高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二、申报对象及要求
1、项目负责人为非毕业班全日制本科生,每生限报一项;项目成员为非毕业班全日制本科生,每生最多参与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参与学生数一般为2-5人。项目指导教师为我校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原则上每位教师最多可指导2个项目。
2、参加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学有余力,成绩优秀或学有专长;具有一定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强,独立工作能力强者优先。
3、鼓励团队合作和跨院系合作。申报创业训练与创业实践项目的优先予以支持。
4、已在同级别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的项目不再重复立项;已担任同级别项目负责人且未结题的,不得作为负责人再次申报。
5、项目起止时间不超过2年。
三、项目分类、资助与立项
1、项目分类和数量
本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类。校级项目指标250项。其中210项为学院评选项目,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1;其余40项单列,由十大基础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申报(此类型项目申报需经实验中心或基地负责人同意方可申报)”,不占学院指标数,但需学院对申报项目进行排序。国家级、省级项目指标数以上级部门文件为准。
2、项目资助额度
校级项目每项3000元资助经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资助经费以上级部门拨款为准。优质创业实践项目将获得招生与就业工作处支持。
3、立项指标
各学院的立项总指标依据大二、大三(五年制的另含大四)本科生人数以及以往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情况确定(参见附件1),有特殊情况的可提出增减申请。
未完成申报指标的学院,其缺额指标数由教务处根据其他学院申报情况重新分配。
国家级、省级项目在校级项目中择优遴选,以各学院在申报校级项目时的排序为重要依据(含基础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单列项目)。
四、申报立项程序 
请各学院接到通知后,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动员学生积极申报项目,组织好项目申报工作,并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的指导工作。
1、项目申报人或团队自主设计项目,并联系、确定项目指导教师。
2、申报人或团队填写项目申报书,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提交至所在学院。
3、所在学院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公开答辩、审阅申报材料后确定校级项目并排序(含基础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单列项目),经公示后统一报送至教务处。报送时间:5月24日16:00前。
4、省级和国家级项目指标数确定后,教务处将在校级项目中择优组织评审,结果报上级部门审批。
5、立项后,学院应督促学生和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并根据《南昌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项目进展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定期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五、申报材料
1、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附件2,一式2份)及支撑材料。
2、201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荐项目名单(含基础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单列项目)。(附件3、4)
3、2015年南昌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表。(含基础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单列项目)。(附件5、6)
同时,请将上述材料的电子版发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梁辉
联系电话:83969094  电子信箱: 1263199602@qq.com
4、特别提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将纳入“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本次申报需项目负责人进入教务在线网上申报。具体操作流程详见附件7,后期管理及相关通知将陆续在系统中发布,请项目负责人关注系统通知。 
附件:
    1、201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指标分配表
2、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
3、201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荐项目名单(学院评审项目)
4、201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荐项目名单(基础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单列项目)
5、201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表(学院评审项目)
6、201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表(基础实验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单列项目)
7、南昌大学实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指南
 
 
               教 务 处 
                2015年5月8日

主办:共青团南昌大学委员会 南昌大学学生会 网站电话:0791-83969234 技术维护:团学时空 工作室 email:ncuyouth@vip.qq.com